北京九州大地生物技術集團股份有限公司
【養(yǎng)豬】現代高產后備母豬培育管理的關鍵控制點
發(fā)布時間:
2018-06-26 16:34
來源:
提高豬場經濟效益,關健是提高每頭母豬的生產成績(PSY和MSY),而提高每頭母豬生產成績的根本,就要抓住后備母豬培育管理的幾個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,本文針對這一內容展開簡要介紹。
一、目前后備母豬管理中的突出問題
目前后備母豬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:一是母豬不純,如從育肥豬中挑選的多元近親豬、杜洛克血統(tǒng)商品豬等;二是營養(yǎng)不專,如飼喂肥豬料、妊娠或哺乳母豬料;三是膘情分化,如母豬飼養(yǎng)過肥(小大人)或過瘦(小老頭);四是繁殖障礙,如1-2胎階段的發(fā)情障礙、難產、死胎、仔豬黃痢比例高;五是胎連嚴重,如二胎綜合征和3-4胎肢蹄型淘汰特別突出。
二、現代母豬基因型的發(fā)展變化
主要體現在:一是體成分的變化,瘦肉:脂肪比例提高;二是成熟體重更大;三是頭幾胎生產壓力增大,以獲取高瘦肉率的胴體;四是窩產仔數更高,仔豬成活率更高;五是泌乳量更多;六是采食潛力下降;七是營養(yǎng)需要個體差異增大;八是營養(yǎng)管理上,靈活性降低;九是不同胎次間的“連帶”效應更強;十是對營養(yǎng)、環(huán)境及管理上的“應急因子”更加敏感。
因此,現代母豬的營養(yǎng)、繁育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!優(yōu)秀高產母豬的培育,要從后備青年母豬抓起!
三、現代高產后備母豬培育目標
1、培育目標:每頭母豬終生提供70頭以上的斷奶仔豬;年非生產天數小于30天。
2、中國與歐洲的差距(見下表):

四、現代高產后備母豬培育的關鍵控制點
(一)后備母豬的選留管理
1、選留標準
(1)品種選擇:選擇純種、長大或大長二元母豬;
(2)四階段選育:從斷奶、保育結束、后備階段、一胎結束四個階段跟進選育;
(3)無遺傳缺陷:無先天性八字腿、駝背、翻轉乳頭、臍疝、陰戶過小/上翹、曲蹄、肉垂等各種缺陷;
(4)肢蹄結實健壯,后腿開闊;性情溫順,無神經質;腹線理想(弧形肚);
(5)外陰發(fā)育良好;6對以上有效乳頭,排列整齊,乳暈帶膨大。
2、個體評估
(1)選留流程
A、體貌檢查先后順序為:頭、胸、背、大腿部、腿、蹄、乳頭腹線、陰戶肛門;
B、逐一觀察評估;
C、選擇性情溫順可親近的青年母豬:靠近、撫摸、拍拍耳朵;
D、候選豬群保證10頭以上;
E、讓豬快速小跑,剔除步小僵硬及大步并背部搖曳的豬只;
F、檢查關節(jié)腫脹、肌腱和韌帶、前后蹄墊是否過軟、飛節(jié)是否過于筆直僵硬;
G、最后進行書面評估評分。
(2)個體評估:對所有后備母豬進行書面綜合評定(定性+分值),選留評定分值高的母豬。檢查的項目有頭、胸、背、大腿部、腿、蹄、乳頭、陰戶、肛門、體表、性格等。
(3)特別關注
A、胸腔過窄:肋骨未形成一定的弧度,由品種雜交方式、營養(yǎng)、環(huán)境溫濕度及呼吸道疾病所致;
B、乳頭缺陷:由品種遺傳及營養(yǎng)管理漏洞所致;可用手感觸腹線乳房以排除乳頭是否存在缺陷;現代后備母豬保證有6-7對有效乳頭;分別于出生、斷奶、保育階段進行評估;
C、陰戶大?。宏帒舸笮∨c骨盆的發(fā)育高度相關與,與品種、雜交方式和營養(yǎng)管理關系十分密切,在營養(yǎng)上要重視麩皮的添加;
D、肢蹄問題:要從側面觀察;正常豬只的肢蹄結構(跗關節(jié)及腳腕)是有很好的弧度彎曲,在選留過程中要剔除肢蹄過于垂直的母豬。
(二)后備母豬的引種管理
1、引種管理要點
(1)引種體重:可從25kg-30kg、60kg-70kg、90kg-100kg三個體重段引/留種;
(2)隔離:首先進行3-7天的隔離檢疫;專區(qū)專人;禁止與其它豬只接觸;工具、器械要專用;頭3天觀察是否有臨床疾病發(fā)生并檢查肢蹄是否存在損傷。
(3)馴化:豬群隔離1周無異常的情況下開始進行6-8周的馴化適應階段,馴化可通過接觸活豬(用1:5-10的老母豬和后備豬混養(yǎng))、糞便(母豬和仔豬的)或者返飼以及疫苗免疫方的方式來完成,可使后備豬適應場內疾病水平,并產生相應抗體。
(4)藍耳監(jiān)測: 分別于80kg、混養(yǎng)后一個月、配種前進行三次藍耳病抗體的檢測;要求后備豬全部感染,不能有陰性豬存在,最終使豬群藍耳病病毒載量的目標為0.4
(5)免疫:馴化中后期進行六大基礎疫苗的免疫。
2、馴化目的:使新老豬群逐漸磨合、融合與適應,從而構建廣泛而又堅強的免疫力(如下圖所示)。

3、馴化方案
(1)注意事項
需要注意的是,當母豬存在豬痢疾、梭菌性腸炎、豬丹毒、子宮炎、鉤端螺旋體病、弓形體病、附紅細胞體病、腎盂腎炎、豬藍耳病、豬瘟或口蹄疫等疾病時,返飼可能有一定的風險!
(2)馴化方案

(三)后備母豬的飼喂管理
1、后備母豬營養(yǎng)標準

2、后備母豬的體重標準

3、后備母豬飼喂管理
(1)引種/自留后開始飼喂大地備母健/6400HB/H640/644HB專用后備母豬料;
(2)自繁自養(yǎng)豬場:4月齡以上體重達60-70kg時從生長育肥舍挑出,開始飼喂大地專用后備母豬料;每頭每天飼喂2.5kg左右,日增重控制在800-900g/d;90-100kg以后,每頭每天飼喂3.0kg左右,日增重控制在570-600g/d;每7-10天進行一次代表性個體的日增重檢查,并根據日增重情況靈活調整豬只的飼喂量;
(3)外部引種的,根據引種體重同樣執(zhí)行(2)的飼喂方案。
(四)母豬的發(fā)情管理
1、群養(yǎng):后備母豬忌單欄飼養(yǎng),每欄6-8頭,每頭2-3㎡,并適當進行戶外活動;
2、公豬誘情:5-6月齡(140-168日齡)時用2頭成年熱心公豬進行身體直接接觸或隔欄口對口的刺激方法;每日2次,每次10-15分鐘;后備母豬與公豬分棟飼養(yǎng),嚴禁同一棟舍飼養(yǎng);
3、光照刺激:于強化鞏固期結束或至少在第三次發(fā)情時在專門配種光照舍進行,讓其形成穩(wěn)定的發(fā)情周期;
4、其他措施:群移應激給予;運動;催情補飼:配種前兩周增加飼喂量;需要注意的是激素刺激發(fā)情不可靠,建議盡量減少使用。3、后備母豬飼喂管理
(五)后備母豬的配種管理
1、配種條件

2、鑒定配種
1、6月齡后,每天2次將公豬趕到后備母豬欄誘情5-10分鐘,公豬誘情的同時,員工應按壓母豬后背,摩擦母豬乳房刺激發(fā)情,并詳細記錄豬只發(fā)情次數與持續(xù)時間。
2、發(fā)情鑒定:發(fā)情前期陰門應櫻桃紅,腫大,呼嚕,尖叫,咬欄,煩躁不安,爬跨,粘液從陰門流出,被同欄母豬爬跨,但無靜立反射。發(fā)情期陰門紅腫減退,粘液粘稠表明將要排卵,靜立反射,弓背,震顫,發(fā)抖,目光呆滯,耳朵豎起,公豬在場時靜立反射明顯,爬跨其他母豬或被其他母豬爬跨時站立不動,對公豬有興趣,食欲減少,愿接近飼養(yǎng)員,能接受交配。
3、配種原則:老配早少配晚(以靜立反射為準)。
(六)后備母豬的淘汰管理
后備母豬如有生長速度慢,骨骼發(fā)育差、慢性疾病、注射油劑疫苗過敏、有萎鼻癥狀的、43周齡仍不發(fā)情的則予以淘汰。
文/集團養(yǎng)豬技術服務總監(jiān) 劉德周